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文武_汉鼎余烟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文武

第(2/3)页



  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微微摆手,对屋里的人道:“你们都出去!”

  屋里环绕的仆奴慌忙鱼贯而出,还紧紧关上了门。

  “孔明,我就直说了。有四件事,须请孔明代我转告陛下。”

  诸葛亮坐正了身子,肃然道:“孝直请讲。”

  “一者,昔高祖保关中,深根固本,以制天下。如今我方所得的关中,却非当日高祖所据的关中。纵然今岁以来长安稍见恢复,可四塞之内,依旧白骨堆山,饿殍遍野,民生残破,田畴荒芜。不经过数年的重整,不足以为帝都,更不足为宰割天下的根本。故而,请孔明转告陛下,务必先蓄养关中元气,再谈进取。”

  诸葛亮稍稍躬身:“好。不瞒孝直,我意正与足下相合。”

  “二者,陛下宽仁爱士,待人以诚,即便颠沛之时,天下人归附,亦如百川归海,有不远千里慕名而来者。如今我方的疆域广及天下之半,文武人才济济,其中出类拔萃者,何止百十?近来中枢纷扰,无非是各地士人们,试图扩张自身在中枢的影响力罢了。只是……”

  法正喘了几口气,沉声道:“中枢独断用人,绝不能受外界的影响。我以为,若中枢在成都,则务必多用荆楚、关陇之人;中枢在长安,则务必引用中原、河北之人;待中枢至雒阳,则天下之人无不可用。”

  诸葛亮思忖片刻,正色道:“孝直的意思,我完全明白了,确当如此。”

  “三者,我听闻,近来中枢宿将多阙,故而朝中已召回云长公在荆州的部属如李严,还打算召回关平、习珍、廖化等辈,充实后军,对么?”

  “不错。”

  “我以为,此议不可。”

  “孝直难道是觉得,坦之、伯玉、元俭等人的才具不足?”

  “非也,这几位,都是文武全才、智勇兼备之将。可是,孔明你有没有想过,这三五年内,后军不逢大战,而地方州郡则难免冲突,正是坦之等人在地方深耕实力、培植威望的时候;而填补后军军职的,当以雷续之的部下为佳。”

  “只恐抽调之后,削弱交州军的力量,使得续之不快。”

  法正支起胳膊,将身体前倾,压低声音:“云长、翼德、子龙三人,都已年届六旬。陛下去年登基之前,请续之身佩章武剑,陪同太子入长安,心意再明确不过了。续之这样的聪明人,哪会不懂?早些让他推荐几名部属入后军,免得到时候中枢措手不及,又要重新整饬!”

  法正的话很直白,也秉承了他一贯以来睹事知机、精于权衡的风格。

  他的意思是,去年佩剑的六重臣,固然以诸葛亮为首,但数载或十数载后,迟早会变为诸葛亮与雷远一文一武辅政的状态。以这两人的年纪,这种局面当会一直延续很久,甚至新君即位,也不会轻易变动。

  庐江雷氏的宗族力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ewenwuxs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