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路径_汉鼎余烟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路径

第(2/3)页

乱后,皇帝的威严早就被踩在地上,践踏成泥了。天下人还有谁真把那皇帝当回事?

  他失踪了也好,死了也好,这难道不是好事么?

  这根本就是一桩大喜事!

  若皇帝尚在,纵然曹氏篡逆,汉中王始终要认这个皇帝。于是汉中王的头顶上,就始终有一个皇帝在,要剥离这个皇帝,不知道还要费多少功夫,消耗多少政治资源。

  现在这个傀儡皇帝自家失踪了,也就没了压在汉中王头顶上的人,不是很好么?

  这时候为人主者,难道不该去考虑如何把握时机、更进一步?

  但法正并没有直接对汉中王这么说。

  他是个聪明人。当年玄德公进位汉中王的那一次,他就知道自家主君是何等爱惜羽毛。那简直已经到了,咳咳,有些出格的程度。

  当日,法正兴冲冲地预先写好了劝进表文,结果反而因此而遭主君所不喜,还一度遭到疏远。所以,现在的他绝不会太过催迫主君。

  既然汉中王满心疑虑皇帝的下落,法正就立即首先反躬自省,推动汉中王去彻查此事。当然,此举不仅是下一步举措的铺垫,同时也能站在中枢的角度,稍稍压抑骤得泼天大功的荆州、交州军府,以彰显中枢的威严。

  按照法正的想法,查问得越是清楚,有些事情就越难推卸责任。到最后,事实自然会迫得汉中王有所决断,而能够参与决断的人必定是身为尚书令、护军将军的自己;必定是预先提供了唯一一条可行路径的自己!

  那条路径,当然不是与曹氏互泼脏水,展开骂战。而是在攻取长安之后,应当立即展开政治上的一系列动作,先将关中囊括入汉中王国,继而更进一步!

  只消汉中王踏出那一步,群下再多的动摇,再多的疑虑,再多的杂念,全都会无影无踪。到那时候,谁还能说什么汉贼?谁还能怀疑汉中王兴复汉室的决心?

  至于河北、中原那边的反应,何须在意?

  法正坚信汉中王必能为一代雄主,成千秋伟业,到那时候,谁还会纠结失败者的狂吠呢?

  更重要的是,只要汉中王起了这个念头,日后他总会记得,最初提议的是我法孝直!

  可是……

  谁曾想,汉中王每临大事,都离不开孔明!

  法正慢慢思忖着,发现幕僚们的眼光陆陆续续集中到自己身上。

  也罢,今日就听听孔明有何高论。

  他乜视身边文武同僚,起身出列,奉上了一卷书简:“大王,这是我来此路上,收到关、雷两位将军发来的机密文书,其中说到了……咳咳,说到了与皇帝相关的一些事。”

  刘备轻咳一声:“无妨,请孔明先看过。”

  法正犹豫了一下,将书简呈给诸葛亮。

  旬月前刘备令法正以护军将军名义,要求荆州、交州两军清点此战的杀伤、俘虏和缴获。这道命令说得隐晦,但关羽和雷远自然明白其中蕴含的意思,于是也照着要求,作了许多清点整理的工作。

  太过辉煌的胜利带来了太过巨大的收获,而在荆州、交州两军自身建制都已经凌乱不堪的情况下,想要清查出什么结果,着实为难。但关羽和雷远两人都知道此事非同小可,所以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ewenwuxs.com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